欢迎进入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中学!
《逆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获金坛区学校特色发展优秀项目二等奖

作者: 朱华忠 | 发布时间: 2024/10/18 14:37:52 | 1289次浏览

金坛学校特色发展优秀项目申报表

申报学校

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中学

项目名称

逆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类别

新课程改革

项目负责人

朱华忠

联系电话

15190539638

项 目 介 绍

《逆转课堂》项目的研究起始2008年,期间获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2次,成果获13次省、市级奖。2023年先后入选常州市前瞻性课改实验项目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该研究项目,正在向学校的多学科发展和推广。

具体详见附页。

项目建设团队情况

《逆转课堂》项目领衔人朱华忠,组员(共同完成人)由金坛二中卞铁军校长、王国俊副校长、教务处副主任杨婷、张云飞等多学科的老师;此外还吸纳校外专家和老师,如孙保华(华城小学)、朱小平(五叶小学)蒋海燕(湖南怀化的老师)等。项目研究顾问有王志忠等

20231212

项目建设所获荣誉

逆转课堂的相关研究成果获省级奖5次,获(入选)常州市级8次。详见附件。

20231212

学校意见     同意申报!

20231212

教育局审核意见

     






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中学校特殊发展优秀项目材料

——《逆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介绍

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中学 朱华忠

逆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源自2008年的草根课题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的研究,该课题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2011年出版《逆转课堂》一书,至今多次获省级成果奖,几十篇研究文章发表,外出学术讲座多次,在全国各地的一些课改学校被积极推广。

何为逆转课堂?通俗地讲,逆转课堂是让学生当老师来上课的兵教兵课堂模式,跟武术师傅让大弟子带领其他弟子一起操练的学习模式,也有人说这是小先生课堂;从教育教学原理上讲,逆转课堂是具有相似或相同生活、学习的同龄群体共同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相互传递思想和分享体验,以唤起情感上共鸣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即同伴教育。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

放眼传统课堂,到底有多少人在认真学?有多少人在旁观?有多少人人在曹营心在汉?有多少人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似地被动地应付着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调查、分析,2008年左右开始了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的研究的草根课题研究。

我们认为学生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找自己:我是谁?我来干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做了什么?

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帮学生找到更好的自己。基于以上是思考,本项目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

1、谁是课堂学习的主角?

如此的思考,逆转了传统教学观,教的精彩不如学的精彩。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做的就是不让学生被动地学,就是要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2、如何不让学生被动地学?

现在的课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依赖心理强,都在被动地学习。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都有存在感,有成就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展示欲,在我喜欢、我胜任、我看重中滋长学习的幸福感。

3、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可持续性学习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和维持。这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4、如何糅合知识、能力和情感构建进阶式场域评价体系?

我们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励、评价标准不同,以进阶式的方式来激励学生。

第二部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真正好的教育是引导学生从内而外地觉醒、自觉、自立,而不是千篇一律第灌注灌输喂养,更不是把所有学生的人生意义定义为千篇一律

要想学生好学,老师必须好学。逆转课堂,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上看,逆转课堂的理论支持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现代教学的五五性、戴尔的学习金字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陶行知的六个解放、沙哈尔的幸福感模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从课堂实践模式来看,逆转课堂的实践操作支持主要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中的后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以及翻转课堂模式也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新课改模式,这些学校的课堂改革模式均有小组合作”“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环节。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不是被动、机械、无趣地适应现实。立足于学生自我发现的逆转课堂模式,始于2008年的初中生物课堂改革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模式的研究的课题,然后演变为是一种X+1——兵教兵的、以学生展示为主题,人人参与为主线,问题解决为主轴,学生幸福为目标为原则的课堂模式。

所谓的X+1课堂模式,即有多个学生当小老师加1个学科老师的课堂模式,情感指向是学生是否学得快乐、是否有成功的喜悦,是否有展示和表达的欲望,价值追求的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情感和实践的统一,是外因和内因的和谐的统一。

实践初探阶段(2006年-2008年)——教法即学法。

2007年,朱华忠老师主持的课题《学生兴趣培养的研究》虽然结题了,但是研究并没有停止,他又开始了没有教育部门立项的草根课题的研究。那时,朱华忠老师每年教7、8个班,在所教的班级,他开始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当小老师来上课,以《我当老师来上课》为题,从不同视角的三篇文章分别发表在《教书育人》、《师道》、《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同时也发表十余篇相关的教育教学随笔文章。这些给了朱华忠老师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探索,我们提出教法即学法,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的观点。

理论梳理阶段(2009年-2010年)——教得精彩不如学得精彩。

立足于兵教兵课堂,对几年来的学生小老师的备课、课堂实录、拍摄的视频、刻录的光盘,我们积极地进行整理、分析,积累第一手资料,积极申报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对兵教兵的系统性地分析、梳理,保证每个学生课堂学习的权利,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通过梳理,我们提出:教得精彩不如学得精彩。

提升和推广阶段(2011年-2023年)——赋能学生幸福感。

逆转课堂基于学生课堂学习的幸福感(即我喜欢、我胜任、我看重)。2011年6月出版课改专著《逆转课堂--探索快乐自学之道》一书,受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喜欢。2011年8月下旬,在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高中、宁波鄞州区云龙镇中学作《打造快乐、自主、自信课堂》的讲座,《快乐6+1——我当老师来上课课堂的设计及实践》获常州市第三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第三届(2011年)二等奖;2014年金坛二中的《以逆转课堂促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获常州市第四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的一等奖,2014年郑州建业外国语中学开展逆转课堂课改活动,2015年7月,朱华忠老师在常州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名师大学堂给全市中小学教师作《逆转课堂的理念及实践》的讲座,2020年,陕西汉阴中学夏忠丽校长在积极推广《逆转课堂》,作逆转课堂:如何让老师少教,学生多学的学术讲座;2023年9月21日对常州市金坛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作《赋能学生幸福感的逆转课堂》。

近十几年来,曾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教海探航征文奖,黄浦杯长三角城市圈征文二等奖,入选2023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第三部分:成果的主要内容

基于学习幸福感的逆转课堂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习为中心,要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育人。《逆转课堂》的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的3我原则:授人以欲,我也行;扬长避短,我真棒;赋能幸福感,我快乐。即:授人以欲,我也行,我也要试一试;扬长避短,我有特长,我要参与,我要展示,我真棒;赋能幸福,我喜欢,我看重,我胜任,我快乐。

逆转课堂模式,从师之重新定位,教之重新定位,学之重新定位实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以四五八定律致力营造相互愉悦、共生共赢、彼此成全的课堂氛围,构建了三三九课堂教学流程,并独创了进阶式评价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努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夯实基石。逆转课堂的发展是一个由我喜欢我胜任再到我看重的过程。

一、三逆转”“四五八定律及幸福感。

逆转课堂之逆转,从宏观上主要有三个逆转:一是基于我喜欢,逆转教与学的关系,以学为主、教为辅,变要我学我要学;二是基于我看重,逆转教书育人的关系,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主、教书其次;三个是基于我胜任,逆转师与生的关系,坚持学生第一,教师第二的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首席、学习的主角。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上确立了逆转课堂的四五八定律,即在教学中做到四不(我喜欢):不让学生难堪、不让学生紧张、不让学生沉默、不让学生旁观;五让(我看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快乐、让学生轻松、让学生喜悦、让学生表现;八转(我胜任):转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转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转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吸取、转学生的旁观者为主人、转以师为本为以生为本、转师道尊严为民主互动、转聚焦式教学为辐射式提升、转知识传输为能力增长。总之,以三个逆转四五八定律为抓手,是构建的逆转课堂的标识性策略。逆转课堂与幸福感的关系(见图1)。

三个逆转005

二、逆转课堂的三版块九要点的教学流程

本项目的研究从2008年到2023年,以赋能学生学习幸福感为价值追求,历时15年实践探索,破解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窘态,找到了快乐学习、幸福生长的普适路径,提出了三个逆转”“授人以欲,构建了逆转课堂的三版块九要点流程,在省内外推广应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基于学生幸福感研究构建了逆转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以学生当老师的幸福感为载体,包括学生备课、自学;学生上课、探讨;师生总结、归纳等三个板块,各板块有三个操作要点。

逆转课堂的流程

第一个板块:学生备课自学。这个板块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当于自学预习。主要有三个操作要点: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确定本课时的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在上堂课下课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记录在课本上。学生不了解课标的要求,不熟悉所用教材,所以必须由教师设计合理、具体的学习目标,以目标引领学生备课和自学。

二是学生自主备课。先确定本课时的学生小老师团队,笔者以教师指定与学生自由结伴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六名学生当小老师,由一人担任组长,组成小老师团队。全班学生轮流当小老师,一学期每位学生至少担任23堂课的小老师。然后由这个团队自主安排时间,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合作探讨、集体备课,笔者提出备课要求,并根据学生备课的需要,为学生收集材料、设计活动、讲解知识等提供指导和帮助。要求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天完成教学设计,制作好课件,交笔者审核后再修改完善。

三是学生预习自学。组织其他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课余时间认真预习,在课本上划划注注,划出要点、注明疑问。这样认真预习、先行思考,在课堂上才能对小老师的上课作出积极的响应。初中生物一周两课时,有的班级两课时之间仅间隔12天,学生来不及备课,笔者就以一周为单位来安排,也就是在这一周课上同时确定下一周的两个小老师团队,安排下一周两课时的备课任务和自学预习任务,使学生可以利用一些双休日的课余时间来备课或预习。

第二个板块:学生上课探讨。因为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所以上课时不再安排导入环节,而是直接进入新课学习。这个板块也有三个操作要点:

一是学生登台上课。即由本课时的小老师团队应用课前设计的教案、准备的课件梳理和讲解知识,组织大家开展探讨和实验等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

二是学生质疑提问。在小老师团队讲课结束后,其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向重点知识和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结合自己的预习自学,对小老师进行自由提问,可以就自己尚未理解的知识提出问题,可以就学习内容进行追问反问,也可以对小老师所讲的作补充或发表不同的见解。小老师及时作答,小老师难以解决的,由笔者稍后一并分析。这个操作要点一般安排10分钟左右,与小老师上课一起,构成了学生合作探讨、对话交流的活动过程。

三是教师补偿教学。学生在上课、讨论、提问、交流时,笔者在一旁静心观察和倾听。在学生交流结束后,针对学生未重视的知识、未解决的问题、未理清的线索等,进行提示和分析。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在课上进行了热烈讨论,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和疑点,因此教师必须作一定的补偿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这一环节一般控制在58分钟。

第三个板块:师生总结归纳。这是在课堂学习的最后几分钟,也包括三个操作要点:

一是师生梳理归纳。笔者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生一起对照学习目标归纳本课所学内容和所探讨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确认所思所得、形成认知结构。

二是教师总结评点。笔者对小老师团队课前备课、课上教学情况,其他同学课前预习、课上探究情况等作简要的总结和评点。

三是布置课后任务。笔者先布置本课的作业练习,如课上有时间,就组织学生当堂完成。然后呈现下堂课或下一周的学习目标,确认下堂课或下周的小老师团队及备课任务,对其他同学提出预习自学的具体要求。这一教学模式是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当老师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了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丰富学习经验、增进同学情谊、习得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逆转课堂的进阶式评价体系

赋能学生的幸福感,做目中有人的教育,让学生的成长被看见。对小老师的评价,我们着眼于让学生跟昨日的我相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横向比较,让学生丧失自信。

逆转课堂的目中有人评价体系的建构。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不是单一的,是分层次的、多元化的,由此,根据小老师的成绩等级从知情意行来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成绩等级

人数

评价内容

总体原则

A类(90以上))

8

运用、仿例

幸福感

研究者

自主创新

授人以域

B类(80-90)

10

掌握、变例

获得感

探索者

积极参与

授人以誉

C类

(60-79)

23

理解、同例

存在感

发现者

主动思考

授人以渔

D类

31-59

6

知道、范例

归属感

合作者

自觉学习

授人以鱼

30以下

2

了解、知识点

安全感

参与者

不再旁观

授人以欲

四、逆转课堂的创新点

2009年以来,先后10次被邀请在省内外中小学作学术讲座,10次获省市(地级市)成果奖或征文奖,10余篇相关的论文发表,由个人独行推广到教研组,更辐射到全国相关学校。

1、创建三个逆转的教育教学观,创新了课堂教学理念。逆转教学关系,逆转师生关系,逆转教书育人,授人以欲,授人以域 进阶式评价机制。

2、创建了学生展示为主题,人人参与为主线,问题解决为主轴,学生幸福为目标快乐X+1的逆转课堂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提出逆转课堂的四五八定律,找到了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钥匙。2020年创作了创作逆转课堂之歌,请音乐老师教学生会唱,作为课前一歌

3、构建了三版块九要点教学流程,可操作性更强。鼓励学生基于问题而生发同伴间的协调性对话,把问题物归原主,让学生自主建构、独立探索,自主发现、自我发现、自主选择、自主体验、自我感悟,自我优化

4、创建了进阶式评价体系,提出授人以欲授人以域等多元评价理念,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情感与实践的统一,外因和内因的统一,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自我表达的机会,有成就感、存在感、幸福感。

第四部分:效果与反思

自2008年至今,在72多个班级共开展了2千多节逆转课堂,发表相关研究文章28篇,出版专著《逆转课堂》,引起广泛省内外同行的关注。

一、推动学校走上主动发展之路,办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2009年,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潘小本校长在听了一节逆转课堂后,邀请朱华忠对全体教师作做一个动脑的懒教师的讲座。

2010年“‘快乐6+1——我当老师来上课课堂的设计及实践,获常州市第三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二等奖。

2011年,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的研究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月出版《逆转课堂》,扬州大学薛晓阳院长作序《不让学生旁观,不让学生苦学》,常州教科院龚国胜对收录在《逆转课堂》一书中的课堂实录逐一作了点评。

2013年,《逆转课堂》课堂模式在学校生物组推广,专著《逆转课堂--探索快乐自学之道》获常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4年以逆转课堂促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获常州市第四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一等奖。

2023年9月金坛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观摩了由4位学生当小老师的逆转课堂,并聆听了赋能学生幸福感的逆转课堂的专题讲座。

二、为省内外的中小学提高了可借鉴的经验,被积极的推广。

2011年8月26日、28日分别到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中学、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中学作打造快乐、自主、自信课堂讲座。

2012年11月29日,安徽刘邦庆校长和王校长专程走进七(11)班观摩逆转课堂;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长常生龙在学习了《逆转课堂》一书后写了读后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并多次在虹口区中小学校长会介绍逆转课堂模式。

2014年河南郑州建业外国语中学开展逆转课堂模式的课改活动。

2015年在常州名师大学堂逆转课堂的理念及实践的讲座。

2020年10月16日陕西安康市汉阴中学校长夏忠丽逆转课堂:如何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培训讲座。

2023年11月24日为辽宁省的大连市、辽阳市和鞍山市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近300人作了一场题为《赋能学习幸福感的逆转课堂》的学术讲座。

三、研究成果得到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多次获奖

逆转课堂的研究成果多次获省市级奖,2017年研究成果《逆转课堂,探索快乐自学之道》获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三等奖,2019年《在逆转课堂中泛舟》获黄埔杯长三角城市圈关键教育事件征文二等奖,2021年的《逆转课堂,做合适的教育》和2022年的《逆转课堂,赋能学生的幸福感》获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2022年《逆转课堂:基于学习幸福感的课堂新样态》获省教育学会组织的聚焦新课程,推动初中学校高品质发展案例征集活动的优秀案例奖,2023年《逆转课堂:赋能学生幸福感的课改研究》入选2023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2023年11月《逆转课堂:赋能学习幸福感的十五年实践探索》入选2023年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培训项目

总之,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逆转课堂是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能够更好地促进三个逆转,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不同体验幸福感。当然,在各学科日常教学中也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逆转课堂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教学片断等,也可以是每周一节的逆转课堂;而且,实现逆转课堂赋能学生学习的幸福感不止让学生来上课一种方法,而是有着多个路径和方法可以选择。

第五部分      展望未来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有:

1.制作《逆转课堂之歌》DVD,用于2分钟左右的课前一歌

2.发表相关研究文章5篇以上

3.每学期拍摄精品课例2节以上;

4.出省作逆转课堂模式的讲座几次

5.出版专著《逆转课堂》(修订版)。

6.在今后一两年,推广到多个区内外的兄弟学校

《逆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省市级获奖

序号

材料名称

获奖情况

组织机构

时间

页码

1

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的研究

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2011年

2

快乐6+1--我当老师来上课课堂的设计及实践

常州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常州市教育局

2010年11月

3

教育,诗意地栖居(著作)

常州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

4

逆转课堂 探索快乐自学之道(著作)

常州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3年

5

以逆转课堂促学生可持续性学习

常州市第四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一等奖

常州市教育局

2014年12月

6

逆转课堂,探索快乐自学之道

常州市2017年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常州市教育局

2017年

7

逆转课堂中泛舟

黄浦杯长三角城市圈关键教育事件征文二等奖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年9月

8

教育,从心灵启航(著作)

常州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1月

9

逆转课堂,做合适的教育

省第33届教海探航征文

二等奖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委员会

2021年12月

10

逆转课堂,赋能学生的幸福感

省第34届教海探航征文

二等奖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委员会

2022年12月

11

逆转课堂:基于学习幸福感的课堂新样态

优秀案例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22年12月

12

逆转课堂:赋能学生幸福感的课改研究

2023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常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

13

逆转课堂:赋能学习幸福感的十五年实践探索

2023年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

常州市教育局

2023年11月

金坛区二等奖证书2024

1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