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中学!
2023年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申报书

作者: 朱华忠 | 发布时间: 2023/12/6 15:42:37 | 4212次浏览

2023常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申报书

成果名称  逆转课堂——赋能学习幸福感的十五年实践探索

成果申报人

(或申报单位                 朱华忠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中学                

1



1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1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1.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 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2.  申报成果如被纳入常州市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将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3. 培育项目立项后,不以盈利为目的开展宣传、培训、推广等相关活动。

成果持有者(或主持人) 签字:      朱华忠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卞铁军            

202310 16

2


、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

逆转课堂——赋能学习幸福感的十五年实践探索

研究起止 时间

起始:2008 9

完成:2023 10

关键词( 3-5 ):

  1. 成果概要

逆转课堂是让学生当老师来上课的“兵教兵”课堂模式,是“小先生”课堂;从教育教学原理上讲,逆转课堂是一种具有相似或相同生活、学习的同龄群体共同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相互传递思想和分享体验,以唤起情感上共鸣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项目的研究从2008年到2023年,以“赋能学生学习幸福感”为价值追求,历时15年实践探索,破解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窘态,找到了“快乐学习、幸福生长”的普适路径,提出了“三个逆转”“授人以欲”,构建了逆转课堂的“三三九教学流程”,在省内外推广应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主要内容:逆转课堂模式从“师之重新定位,教之重新定位,学之重新定位”实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以“四五八定律”致力营造“相互愉悦、共生共赢、彼此成全”的课堂氛围,构建了“三三九课堂教学流程”,独创了“进阶式评价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努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夯实基石。逆转课堂的发展是一个由“我喜欢”到“我胜任”再到“我看重”的过程。

2009年以来,先后10次被邀请在省内外中小学作学术讲座,10次获省市(地级市)成果奖或征文奖,10余篇相关的论文发表,课由个人独行推广到教研组,更辐射到全国相关学校。

3


  1.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解决的主要问题:

1、谁是课堂学习的主角?

2、如何不让学生被动地学?

3、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4、如何糅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积极构建进阶式评价体系?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实践初探阶段(2006年-2008年)

2007年我主持的课题《学生兴趣培养的研究》结题,但我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又开始了没有教育部门立项的草根课题的研究。那时,我每年教7、8个班,在我所教的班级,我开始“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当小老师来上课,以《我当老师来上课》为题,从不同视角的三篇文章分别发表在《教书育人》、《师道》、《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同时也发表十余篇相关的教育教学随笔文章。这些,给我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

理论梳理阶段(2009年-2010年)

立足于课堂,对多年以来的“学生小老师”的备课、课堂实录、拍摄的视频、刻录的光盘进行整理、分析,积累第一手资料,积极申报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对“兵教兵”的系统分析、梳理。

提升和推广阶段(2011年-2023年)

2011年6月出版课改专著《逆转课堂--探索快乐自学之道》一书,受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喜欢。2011年8月下旬,在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高中、宁波鄞州区云龙镇中学作《打造快乐、自主、自信课堂》的讲座,《‘快乐6+1——我当老师来上课’课堂的设计及实践》获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第三届(2011年)二等奖,《以逆转课堂促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获第四届(一等奖),2014年郑州建业外国语中学开展“逆转课堂”,2015年7月,常州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名师大学堂”给全市中小学教师作《逆转课堂的理念及实践》的讲座,2020年,陕西汉阴中学推广在《逆转课堂》,2023年9月21日对常州市金坛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作《赋能学生幸福感的逆转课堂》。近十几年来,曾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教海探航”征文奖,“黄浦杯”长三角城市圈征文二等奖,入选“2023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4


  1.   成果创新点

一、创建“三个逆转”的教育教学观,创新了课堂教学理念。逆转教学关系,逆转师生关系,逆转教书育人,授人以欲,授人以域 进阶式评价机制。

二、创建了“学生展示为主题,人人参与为主线,问题解决为主轴,学生幸福为目标”的“快乐X+1”的逆转课堂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提出逆转课堂的“四五八定律”,找到了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钥匙。2020年创作了创作“逆转课堂之歌”,请音乐老师教学生会唱,作为“课前一歌”。

三、构建了逆转课堂的“三三九课堂教学流程”,增强了可操作性。此流程立足鼓励学生基于问题而生发同伴间的协调性对话,把问题“物归原主”,培育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六自力”(自主发现、自我发现、自主选择、自主体验、自我感悟,自我优化)。

四、创建了进阶式评价体系,提出“授人以欲”和“授人以域”等多元评价理念,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情感与实践的统一,外因和内因的统一”,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有自我表达的机会,有成就感、存在感、幸福感。

5


二、成果应用及效果

在本单位实践检验时间

2010年9月开始至2023年10月结束

自2008年至今,在70多个班级共开展了2千多节“逆转课堂”,发表相关研究文章28篇,出版专著《逆转课堂》,引起广泛省内外同行和学校的关注和借鉴

一、推动学校走上主动发展之路。

2009年潘校长在听了一节“逆转课堂”后,邀请朱华忠对全体教师作“做一个动脑的懒教师”的讲座。2010年“‘快乐6+1——我当老师来上课’课堂的设计及实践”获常州市第三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二等奖。2011年“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的研究”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月出版的《逆转课堂》由扬州大学薛晓阳院长作序,常州教科院龚国胜对《逆转课堂》的课堂实录作点评。2013年《逆转课堂》在学校生物组推广,专著获常州社科联成果二等奖。2014年“以逆转课堂促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获常州市第四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一等奖。2023年9月金坛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观摩了《逆转课堂》。

二、为省内外的中小学提高了可借鉴的经验。

2011年8月下旬到宁波、蚌埠等中小学作“打造快乐、自主、自信课堂”讲座。2012年,安徽刘邦庆校长和王校长专程走进七(11)班观摩“逆转课堂”;常生龙写了《逆转课堂》的读后感,并在虹口区中小学校长会介绍逆转课堂模式。2014年郑州建业外国语中学开展“逆转课堂”模式。2015年在“常州名师大学堂”作“逆转课堂的理念及实践”的讲座。2020年汉阴中学校长夏忠丽作“逆转课堂:如何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讲座。

三、成果得到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

2011年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常州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获“常州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三等奖,2019年获“黄埔杯”长三角城市圈“关键教育事件”征文二等奖,2021年和2022年获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2022年获省教育学会组织的“优秀案例奖,2023年入选“2023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7


、成果曾获奖励情况(限填 3 项)

时间

成果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

等级

颁奖

部门

2011年

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的研究

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成果持有者情况

主持人所在单位或成果申报单位是否为学校 □是 ?

一)以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 以单位名义申报的不填写)

1. 主持人情况

   

朱华忠

出生年月

196812

本科

19918

32

教师

中小学一级

15190539638

工作单位

常州市

金坛区第二中学

jtjszhz@163.com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初中生物教学

教育教学研究

213200

通讯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西门大街207号(金坛区第二中学)

7


首次提出“逆转课堂”,并出版专著《逆转课堂》,提出“授人以欲”“授人以域”“三个逆转”等理念。

近十几年来,出版教育教学专著4部,发表相关论文及文章20余篇;相关成果获首届教学成果奖1次,“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获奖2次,省级征文奖5次,6次常州市级成果奖;省内外讲学6次,苏浙皖陕豫沪等多所中小学推广该模式。

今年入选“2023年常州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本人签名:

         

2. 其他成果持有人情况( 一般不超过 5 人)

工作单位

承担任务及实际贡献

本人

签字

1

孙保华

金坛区华城小学

课堂实践 提升和推广

2

杨婷

金坛区第二中学

组织课改活动  培训

3

王国俊

金坛区第二中学

课改探索 培训

4

卞铁军

金坛区第二中学

课改实践、提升和推广

5

朱小平

金坛区五叶小学

课堂实践、提升和推广

8


、曾经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填写下表

《逆转课堂》的由“我当老师来上课——初中学生自主课堂的研究”(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发展起来的。

该项目在课堂形式上把“讲堂”变“学堂”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演变为“快乐6+1——我当老师来上课”课堂的设计及实践;在2011年正式提出了“逆转课堂”,(主要由“三个逆转”和“四五八定律”)。

自2019年以来,又拓展为“赋能学习幸福感”,丰富了该教学成果的内涵,提出了从“授人以欲”“授人以域”等评价观,并构建了逆转课堂的“三版块九要点教学流程”,创作“逆转课堂之歌”。

此外,原先该成果局限于个人所教的几个班级,后发展到生物组全体教师,现在逐渐发展到学校其他学科。2011年和2哦4年先后获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的二等奖和一等奖,在今年又入选“2023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原先是利用博客来宣传和推广,现利用“逆转课堂在线”视频号,及时讲优秀学生小老师的课堂实录发视频号,通过以上积极地与家长、学生互动、合作等,不仅找到了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钥匙,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